索引号 | 5304002025162823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0-14 |
智慧医疗开启百姓看病新模式
智慧医疗开启百姓看病新模式
——“健康大脑+云医院”推动玉溪医疗服务体系转型
在灵秀社区卫生室,患者通过“云医院”系统体验了刷脸就医服务。
卫生室内的智能化健康一体机为群众提供健康检测服务。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思敏 文/图
在滇中腹地,一场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医疗健康变革正悄然改变着玉溪百姓的生活。自2023年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来,玉溪以“健康大脑”与“云医院”建设为抓手,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向智慧化、协同化、精准化转型,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如今,智慧医疗正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深刻重塑城乡就医体验与区域健康治理模式。
数字筑基 城乡间实现互联互通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让广州的大专家看病,既省了路费又少遭罪!”今年6月,直肠癌患者张先生在玉溪市中山医院通过远程信息平台,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包勇教授完成“云端会诊”。这场跨越千里的诊疗依托实时影像传输与多学科协同机制,让他不出玉溪就获得了国家级专家的放疗方案。
这一改变的背后,是玉溪市以“健康大脑”为基石,系统整合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民生布局。2023年4月,玉溪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明确提出“重病大病在省内解决,常见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目标,致力打造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数字医疗的示范样板。
为此,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等多部门协同发力,编制《玉溪市“互联网+医疗”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健康大脑”与“云医院”两大项目。“健康大脑”项目致力于全市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构建健康云、专网、数据底座等五大板块,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健康服务。“云医院”项目则聚焦县域医共体信息化短板,对标国家互联互通与电子病历四级标准,实现县、乡、村三级管理一体化、数据标准化与服务质效化。
目前,此类应用已在玉溪多个县(市、区)常态化运行。通过“健康大脑”的数据协同与“云医院”的远程协作,县级优质资源有效下沉至乡村,既减少了患者转诊奔波,减轻了经济负担,也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与信心。
今年1月,江川区医共体总医院信息一体化指挥中心完成首例远程重症会诊。一名80多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老人,在乡镇分院通过视频接受总医院内科主任“面对面”问诊。内科主任实时调阅患者检查报告与影像资料,远程指导,共同拟定治疗方案,使其在“家门口”获得县级专家诊治。
AI赋能 诊疗服务提质增效
如果说“远程会诊”优化的是患者体验,那么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与AI临床辅助系统的引入,则深刻重塑了医疗机构内部的运营与决策机制。
在通海县医共体内,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平台成为控本增效的“利器”。所有耗材“一物一码”,临床科室扫码领用、系统自动补货、平台统一配送,实现来源可溯、用量可控、浪费可防。自2023年7月试运行以来,低值耗材月采购额从98万元降至62万元,耗材支出占比从25%降至19%,库存资金占用减少30%。库存周转率从每年4次提升至12次,配送效率提高50%,临床申领效率提升90%,患者次均耗材费用下降12%。
在医生应用端口,2025年2月上线的“小誉AI助手”正逐步成为基层医生的“智能参谋”。该系统基于DeepSeek大模型技术,覆盖全市671家医疗机构,可辅助诊断、检查建议、病历生成,也能帮助患者精准匹配科室与专家。它不仅提升了诊断的一致性与准确性,还缓解了基层医生经验不足的压力,推动了县域内医疗服务水平同步提升。
红塔区凤凰街道灵秀社区卫生室服务人口1786人,2024年门诊量为6544人次,AI技术的上线极大提升了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面对疑难病症,全科医生罗艳红打开“智慧云医院信息平台”,输入“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小誉AI助手”即刻给出戒酒建议、胃镜检查等治疗方案与用药指导。“AI技术太方便了,只要输入患者病史,就能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案、用药指导、康复和随访计划等服务,就像有一位三甲医院的专家坐在我对面。”罗艳红感慨道。“社区卫生室也能用上AI,用药更精准,治疗效果更好,小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真的太方便了。”患者者小兵笑着告诉记者。
惠民可感 健康福祉实实在在
如今,玉溪智慧医疗建设的成果,正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红塔区医共体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全区11个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电报告均上传至此读片,依托云端技术实现数据共享。“每天上传普通心电图30至40例、动态心电图10多例,我们出具报告后基层医生可同步查看,快速制定治疗方案,大大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红塔区医共体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主任胡云婷介绍。今年1至7月,该中心共接收基层医疗机构上传的十二导联心电图66636人次、动态心电图1028人次、动态血压830人次、动态二合一2128人次。
从全市来看,目前9个县域医共体已全部建成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和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延伸覆盖超过40%的村卫生室,实现了“基层分布式检查,县级集中式诊断”,每年累计为基层开展远程诊断超25万人次,已成功挽救超7000名心梗患者的生命。
与此同时,在玉溪各县(市、区),患者走进任何一家医共体成员单位,“刷脸”即可完成身份核验、挂号、建档、调看病历等操作。同时,诊间医保电子支付嵌入挂号、检查、治疗、取药全流程,避免患者在诊室与窗口间来回奔波,可有效缩短挂号、支付时间约40%。
在灵秀社区卫生室,45岁的患者方学良通过“云医院”系统体验了刷脸就医、支付、取药全流程服务。刷脸支付后,系统自动减免93.48元,他仅需自付28.29元,全程不到一分钟。卫生室内的智能化健康一体机也为群众提供健康检测服务,采集数据同步上传至玉溪“健康大脑”,为公卫服务、家医签约、妇幼保健及慢病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截至目前,“健康大脑”主要功能开发已基本完成,拥有360°健康视图200多万份,公卫服务管理平台累计建档204.48万份,家医签约管理系统覆盖109.3万名居民。同步建设的501个健康小屋可实时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并触发预警,初步构建从数据汇聚到健康干预的全流程闭环体系。“云医院”系统则覆盖全市681个点位,实现9个医共体县、乡、村一体化,门诊接诊532万人次,急诊接诊10.6万人次,预约诊疗23.1万人次。
从“刷脸就医”到“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从“AI辅助诊断”到“远程会诊系统”,玉溪正以“健康大脑+云医院”为牵引,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统计表明,2024年,全市县域就诊率超过94.2%,基层就诊率提高到56.4%。
相关阅读:
- 玉溪市中医医院2025年度第一批医疗设备采购项目1包、2包、5包(二次)终止公告 2025-10-10
- 玉溪市中医医院2025年度第一批医疗设备采购项目1包、2包、4包、5包(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10-10
- 峨山彝族自治县医疗与健康服务集团2025年度介入耗材配送服务供应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2025-10-10
- “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举行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