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823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0-14 |
路通百业兴 乡村启新程——玉溪农村公路“建管护”工作纪实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瑞琪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农村公路宛如一条条奔腾的血脉,将城市与乡村紧密相连,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玉溪市深刻领悟“路通百业兴”的发展真谛,在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与养护上精耕细作,全力推动乡村开启崭新的发展征程。
建设提质
筑牢致富根基
农村公路建设是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玉溪市立足长远,以高标准、高质量为导向,为乡村铺设一条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红塔区,北前路的蜕变堪称典范。曾经,北前路因大车频繁碾压,路面坑洼不平,严重阻碍了村民出行与农产品运输。农产品在颠簸的路上损耗严重,村民们的收入也因此大打折扣。然而,随着北前路提升改造工程的推进,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该工程于2022年10月开工,2024年3月顺利通车,全长11.67公里(起点接红龙路,止点位于小石桥乡)。改造后,路面从水泥混凝土升级为沥青混凝土,路基宽度拓展至7.5米至12米。如今,宽阔平坦的路面、清晰的标线以及完善的安防设施,让运输变得顺畅高效。“之前拉出去的蔬菜,运到市场都快不成样子了,现在路好了,运输损耗就少了,卖的钱也多了,这路可真是我们的致富路啊!”当地村民说。
同样位于红塔区的溶洞路(K0+000-K4+200)段,由于特殊地质条件,长期饱受道路病害折磨,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玉溪市对症下药,采用独特改造方案:以原混凝土为基层稳固路基强度,加铺15厘米积排水质层,再铺设5厘米沥青层,并借助光能、胶能养路机压实。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成功攻克道路病害多发难题,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还降低了长期养护成本。道路状况的改善,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让村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新平县的水者公路,曾经坡陡、弯急、路窄,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在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改造后,路线总长45.891公里(起点位于新平县水塘镇,止点位于新平县者竜乡界牌村),整体路基宽7.5米,受限段宽6.5米。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交通疏导,在保障村民正常出行的同时,确保了工程施工顺利推进。道路改造完成后,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带来了新机遇。
精细管理
护航致富之路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农村公路持续发挥效能的关键。玉溪市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为农村公路的顺畅运行保驾护航。
红塔区针对溶洞路这类公路病害多发路段,建立了严密的日常巡查机制。地方公路管理段安排专人定期巡查,一旦发现路面病害、安全隐患等问题,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迅速处理。面对暴雨引发的塌方等突发状况,更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争分夺秒开展抢险工作,确保道路始终畅通无阻。
新平县交通运输局在应对自然灾害对公路的破坏时,展现出了较强的管理能力。S316线在8月中旬强降雨后发生山体塌方,交通瞬间中断。新平县交通运输局迅速反应,采用“机械清方+表层防护”的方式全力抢修。经过十多天的日夜奋战,道路成功抢通。为应对类似突发情况,新平县交通运输局提前制定防汛抗旱应急抢险和保通方案,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及重点公路沿线储备119台机械和31辆应急运输车辆,组建两支100人的应急突击队伍,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同时,在汛期严格执行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对道路情况实时掌握,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全力护好村民们的致富之路。
用心养护
延续致富希望
养护是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玉溪市不断加大养护投入,创新养护方式,用心守护好每一条农村公路。
在溶洞路的养护工作中,除了改造时的技术创新,日常养护同样细致入微。养护工人密切关注路面状况,及时修补裂缝、坑洼等路面病害,确保路面平整,减少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损耗。同时,加强对道路排水系统的维护,保障排水畅通,减少积水对路面的侵蚀,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为农产品稳定运输提供保障。
新平县针对山区公路特点,制定了个性化养护策略。对于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路段,加强边坡防护和监测,提前预防潜在风险。在日常养护中,注重对公路沿线设施如波形护栏、警示标志等的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为过往运输车辆提供安全保障。通过精心养护,让农村公路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持续为乡村致富发挥作用。
融合发展
拓宽致富途径
玉溪市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纽带作用,积极推动交通与产业、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为乡村拓宽致富途径。
红塔区的小黄塘路是融合发展的成功范例。这是一条去年6月才新修建的农村公路,途经机耕道和林间道路。建设过程中,与周边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公路沿线设置观景台、骑行道等设施,不仅能满足交通需求,还为乡村旅游增添了魅力。小黄塘路的建成,促进了城乡交流,缩短了农产品进城时间,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游客的增多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村民们收入大幅增加。“路通了,游客来了,我们的农产品不愁卖,还能发展乡村旅游,这日子越过越红火!”小石桥乡玉苗村委会村民高兴地说。
此外,玉溪市创新“交通+”融合模式,打通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实现村村通邮。这一举措促进了客货邮融合发展,让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走向市场,同时也为农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产业与旅游的联动发展,使得农村公路成了乡村致富的“多面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玉溪市通过建、管、护、运营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万公里,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84.62%,30户以上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95.21%,农村公路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达99%。
玉溪农村公路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玉溪市将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让农村公路成为乡村致富的坚实保障,引领广大群众迈向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相关阅读: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2022年) 2023-01-28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玉溪精准助推“7个专项行动”提质增效 2025-10-14
- 全国小学校长秋季学术交流活动在玉溪举行 2025-10-14
- 美丽玉溪文明游览 2025-10-14
- 澄江市2025年“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主题活动暨少先队鼓号队展演活动举办 2025-10-14
- 华宁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三网”协同织就农村电商新图景 2025-10-14
- 那路村92户傣族村民用上“放心电”“安稳电” 2025-10-14
- 玉溪消防节日坚守岗位护平安 2025-10-14
- 云南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在玉溪开赛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