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2075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2-01-05 |
数字技术解放了浇钢工罗宏东
□ 玉溪日报记者 唐雯霖
机声轰鸣,钢水赤烈。在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一台自动加渣机器人代替了浇钢工罗宏东,面对超过1500摄氏度的钢水进行自动加渣作业。
老版五元人民币正面印着头戴防护镜,手持钢钎,冒着飞溅的钢花作业的炼钢工人图案,曾代表了钢铁工人形象,描绘的就是钢铁工人曾经的工作实景。
“以前我要戴上防护墨镜和手套,穿着加厚棉服和防护鞋,站在距离结晶器一米左右的地方进行加渣作业。”站在岗位现场,干了18年浇钢工作的罗宏东边比画边介绍说:“前面是超过1500摄氏度的钢水,后面是大电扇吹来的冷风,周围是钢水冷却时冒出的四五十摄氏度的蒸汽,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环境中,最多干两小时就要换人。”
炼钢厂党总支副书记尹志勇介绍,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冶炼和连铸工序一直以来都是靠人工加渣,需要8名工人24小时不间断地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不仅劳动强度极高,而且患职业病风险极大。
随着新兴钢铁“5G数字孪生透明工厂”项目建设的推进,全省首台板坯自动加渣机器人将罗宏东从高温、高湿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并一举改写了钢铁生产人工加渣的历史。
被数字技术解放的还有干了14年行车驾驶的毕旺,如今他再也不用在煤灰飞扬的现场操控行车了,只需要在远程操控室里点点鼠标摇摇手柄,行车就能自动运行。还有安全管理总监舒宏伟,如今他再也不同担心在高危环境中检修作业的工人不能及时察觉安全隐患了,因为旁站监护的安全员戴的智能安全帽能提供实时监测感知……
罗宏东说:“现在我只要管好这台机器人就行了,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如今的新兴钢铁,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脉动,在万物互联、智慧感知、智能制造中,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像罗宏东一样被数字技术从高噪、高温、高危、高污染、高强度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在安全、洁净、舒适和低强度的工作环境中远程操控设备进行生产作业。
相关阅读:
- 玉溪工财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学员宿舍修缮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2025-07-28
- 数字赋能听民声 机制创新解民忧——玉溪市人民医院以学促干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2025-07-25
- 云南省玉溪技师学院机电设备维修工高基地建设-数字孪生技能培训实操平台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7-23
- 数字货运平台项目签约 2025-07-18
- 以患者为中心 “一站式”服务解难题 2025-07-15
- 从三组数字透视第三届链博会热度 2025-07-15
- 玉溪工财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学员宿舍修缮工程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7-14
- 华宁59名蓝莓栽培工喜获“技术礼包” 2025-07-14
- 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云南省玉溪技师学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暨首席技师工作室建设物联网技术科研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