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492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9-24 |
玩具公司灵活用工让吉里村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近期,笔者在位于澄江市右所镇吉里村的澄江市赉森玩具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30余名工人正在为我国一家知名玩具企业代加工最新的玩具产品。这里以灵活就业模式精准带动当地留守妇女、返乡人员等群体实现就近就业,既破解了“顾家”与“挣钱”的两难困境,更成为当地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满车间,缝纫机沙沙作响,绿色的布料在工人手指翻飞间快速变成玩具雏形。对返乡务工的朱德英来说,这个车间已成为自己的“幸福驿站”。曾在外务工多年的她,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生活有了着落,还能照顾家庭,真正实现了工作与顾家“两不误”。
车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众多“宝妈”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上午8点,送完孩子上学的李春桃准时赶到车间,入职一年多来,她既能熟练完成计件任务,又能从容地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甚至在假期里,孩子也能跟随她到车间写作业,让她再也不用为接送孩子和带孩子犯愁。
在车间工作了5年的荣吉梅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土地流转后,她偶然接触到玩具加工工作便扎根下来。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日渐熟练的技能让她做得多挣得也多。“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不像干农活那么累。才开始学的时候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至3000元,随着技术的提升,现在每个月能拿到4000元以上。”荣吉梅说。
为破解“照顾家庭与务工挣钱”的矛盾,公司在建立完善薪酬保障机制的同时,还创新推出“材料带回家做”的模式。车间周边有务工需求但又因照顾家庭而“走不开”的村民可以到车间领取材料,在家完成生产制作工作后再送回车间,依旧按件计算劳务报酬。公司负责人李维坤说:“每个员工做计件后,都按时发工资还有补贴。下一步计划再扩展几个车间,增加就业岗位,再增加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每天,在缝纫机运作声和工人们谈笑声的交织中,一个个色彩鲜艳、精致可爱的玩具半成品在大家手中快速成型,一批批生产好的玩具半成品也从这里运送到广东东莞,在完成组装加工后走向全国市场。这间小小的车间,既承载着广大务工人员的就业梦想,更以“产业带就业、就业稳民心”的实践,让广大农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温暖注脚。(通讯员 符亚娟 陈超)
相关阅读:
- 小街乡村办公司铺就群众家门口致富路 2025-09-23
- 小街乡村办公司铺就群众家门口致富路 2025-09-23
- 六一社区:稻花香里说丰年 生态轮作谱新篇 2025-09-19
- 里山乡纪委“监督+服务”护航乡村振兴 2025-09-19
- 六一社区:稻花香里说丰年 生态轮作谱新篇 2025-09-19
- 易门:火红辣椒“丰”景好 映红村民致富路 2025-09-18
- 江川区全力推动沿湖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2025-09-17
- 峨山多措并举促就业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2025-09-17
- 文化搭台破旧俗树新风——易门县贾姑村移风易俗的“文明密码” 2025-09-17